close
下一次我想來大手筆地寫一下海鮮煎餅~ http://goo.gl/DpDgPt 網誌圖多, 以下文字版 【新店】涼麵評比—老孫、雪花軒、旺勝、二空 天氣越來越熱了,每天中午都煩得不知道要吃啥,舉凡便當啦、麵啦、老是給我 一種阿雜的感覺(熱熱熱啊),可是媽媽從小叫我少吃涼麵,說甚麼不乾淨啦,有細菌啦 ,乖巧如我真的就不太敢吃涼麵,這次趁評比的機會來吃一頓,滿足一下小時候的願望, 順便造福新店的鄉親啊~這樣(╯▽╰)。 新店的涼麵,老孫、雪花軒及二空(以下的二空誤植成二宮,都吃完寫完才發現 這個錯誤,哎呀老了老了( ̄▽ ̄#)﹏﹏)大概是最常出現在腦海中的吧,這次參照了新 店版版友的意見,加入了三民路的旺勝,本來檳榔路的老曾涼麵也在名單之中,可是星期 六去買時居然沒開,沒辦法只好先來個四家評比,老曾留待下一次吧。 大合照來一張,這個合照不是我在說,那個老孫可以合作一點嗎?都是盒裝的情 況下,塑膠袋很不協調阿,雖然說這種塑膠袋讓我想到以前國小時福利社賣的涼麵,但是 看起來就不是美觀好吃貌,沒辦法,除了合照,大家再來一張獨照吧。 東西是在5月14日星期六早上約10點多買的,二宮最貴,要45元,其他都是35元 ,這次因為感冒好了,對辣椒也解禁了,一律是涼麵小的外帶要辣! 雪花軒的配料是芝麻醬,麵體比較細,辣椒部分是辣油,沒有辣渣,不過店裡吃 是有一瓶有辣渣的辣油,我個人比較喜歡那個,這個辣油太淡了,全加上去也沒甚麼感覺 。 二宮的配料比較多,除了小黃瓜之外還有豆芽菜,而且麵體上還撒了一點花椒粉 ,整個香氣很重,醬料除了芝麻醬之外,還有一包淡醬油,加上醬料整個份量蠻足夠的, 辣椒油有辣渣,應該也有花椒,直接吃辣油還滿辣的。 旺勝的麵體很白,不像其他的黃油麵,辣油部分應該是麻油加上辣椒,倒在碗中 跟麻醬麵還滿像的,大概是白麵的關係。 老孫的外帶方式一整個復古阿,很久沒看過直接用塑膠袋包起來的涼麵了,辣醬 是直接伴在涼麵麻醬中,沒辦法跟各位報告說是否有辣油辣渣等,辣椒香味部分也比較難 分辨出來。 趕快來秤一下,這次秤重有包括醬料,所以誤差有點大,但是「手指是槍的一部 分」,醬料自然也是涼麵的一部分了⊙▽⊙/ 份量最多的是二宮,因為醬料有2包,而雪 花軒分量最少。 大家都放在碗裡再來一張照,脫光後這張照片順眼多了。 試吃時間 先來看一下老孫,淋上醬料的麵感覺非常濕,小黃瓜偏少,麻將香氣不明顯,大 蒜味道頗重,整體口味很鹹,喜歡大蒜重口味的人應該會喜歡;因為辣味直接加在醬包中 ,所以沒辦法比較出家辣前跟加辣後的差異。 旺勝的麵條是白麵,淋上醬料後不像老孫那麼濕,但是麻醬香氣超濃郁的,是四 家中麻醬最香的涼麵,香料中應該有胡椒,除此之外沒有太多的特殊香氣,不太鹹,順口 度跟老孫差不多,比較可惜的是辣油,因為拌麵的麻醬太香了,反而使得一樣帶著麻油香 氣的辣油顯現不出特殊來,真是太可惜了。 二宮是涼麵配料最多的一家,又是豆芽菜又是花椒粉的,淋上醬料後濕度僅次於 老孫,也難怪畢竟有2包醬料,醬料香味也滿濃郁的,醬料有加醋,使得整體吃起來相對 清爽不膩,尤其像我這樣一次吃4家涼麵,二宮的醋味真的讓我精神一振!辣油部分有辣 ,一樣是花椒味,加入麵體有帶出辣味來,不過加不加辣似乎沒有影響到太多涼麵本體的 表現;因為有醋湊一腳,讓人覺得超順口的。 最後是雪花軒,加入醬料後整體涼麵偏乾,本來想說醬料這麼少,真的能拌勻所 有的麵嗎?沒想到因為麵體比其他三家細,非常容易裹上芝麻醬,雖說醬料香氣不如旺勝 跟二宮,卻因為麵體較為細長且均勻裹醬,整體相當順口;此外帶有一點大蒜的香氣,不 過嗜吃大蒜的朋友,如果是為了大蒜而來可能會失望,因為蒜味比老孫淡很多;外帶的整 包辣油加進去也沒有甚麼感覺,完全感覺不到辣味。 不多說,懶人表格來了~ 總結,喜歡芝麻醬多一點,可以選擇旺勝,喜歡花椒多一點,可以選擇二宮,肚 子很餓,老孫可能比較合適,喜歡細麵,雪花軒不錯,喜歡辣椒的話,這四家都沒太大的 差別⊙▽⊙/ (我還是繼續我的尋覓辣椒油之旅吧~哈哈) 下為這四家的地址 二空新村(我怎麼會寫成二宮呢?真是的唉~) 231新北市新店區華中街66號1樓 老孫涼麵 231新北市新店區中正路294號 雪花軒涼麵 231台北縣新店市中正路96號 旺勝涼麵饌館 231新北市新店區三民路5號
點我閱讀更多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winfo 的頭像
    twinfo

    twinfo的部落格

    twi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